29 June 2014

先秦诸子思想 异同

一、  儒家思想
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:孔子、孟子及荀子,而重要的经典著作则有: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荀子》等。以《论语》为中心的孔子思想,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内容。

第一、孔子针对当时已然疲弊而僵化的礼乐制度,提出极为深刻的反省与批判。完成吾人生命的合理要求,即礼的由来。
第二、孔子以忠恕作为吾人充分呈现仁心的主要修养功夫,经由忠恕,人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实现最合理的内容,同时也要推己及人,所谓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
第三、理想的实践必然代表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,因而现实不合理的存在就成为实现理想的阻碍。孔子与隐者的对话,表现即命显义的理想主义与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的坦然,建立了儒家乐观进取、无忧无惧的生命理想。

孟子以心性论进一步将仁心仁性以良知四端加以明确规定,并对告子的人性论进行严厉的批判。荀子则重视客观礼仪师法的外在规范,试图通过化性起伪方式,达到建立人文世界的用心。

二、  道家思想
老子与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,而道家首先由周文疲弊的负面影响上加以反省。僵化的礼乐,正是扭曲吾人生命的主要来源。道家首先要对治此扭曲与造作,进而使一切存在还其本来的自由自在。无为不是对有为的取消,而是一种治疗与再肯定,如此才能实现“无不为”的理想。庄子以逍遥为其宗旨,以齐物为其功夫。庄子的齐物是以“不齐之齐”的方式齐,不是让万物服从于某一外在的标准,而是自觉外在标准的方便性、主观性与暂时性,从而使一切存在成其为自己。

三、  墨家思想
对于周文疲弊,墨家乃是以质救文,采取全然相异于周文的方式。墨子以兼爱为其终极关怀,由是而能交相利、非攻,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,而此理想无他,正是天志的主要内容。天志是最高的价值根源与权威,而兼爱正是天志的内容,因而也是吾人必须贯彻的内容。为了要加强天志的权威性,是而有“明鬼”的要求,以及尚同的主张,从而通过宗教及政治的力量,完成天志兼爱的要求。心性及修养问题,不是墨子思想所重视的,也因而使得墨子思想虽然有着极高的理想性,但是对生命自觉与反省,便缺乏深刻的体会。

四、  法家思想
法家放弃了已然僵化疲弊的周文,而是完全以现实的功利,作为价值取舍的标准。法家以韩非为集大成者,分别结合商鞅、慎到及申不害对法、势、术的理论展示,进而有机地建立自己的法家思想。韩非将人性视为是中性的趋利避害,历史是由道德、智谋而到今日以气力相争的发展,因此,要达到富国兵强大利,须以农战是尚,以法、术、势为主轴,建立一个人人守法却可能只是“民免而无耻”的国家与社会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